艺雕红木 复兴家具文化 重拾工匠精神


匠心千秋颂,文脉万代传。中国传统家具雏于商周、丰满于唐宋、辉煌于明清,它们阐述着中华文化之玄妙,能工巧匠更将其融入精妙的榫卯结构、传神的雕刻技艺,使之获得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。复兴家具文化,重拾工匠精神,艺雕红木在萃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追求完美,达到德化古今的境界,施鹤兵大师则荣膺首批上海家具艺术大师。

诚然,岁月的氤氲流变让艺雕红木成为一道绵延不尽的文化风景线。在精品典藏工坊,一款款家具从形制反映出礼制与伦理、从工艺反映出传承与精进。施鹤兵大师表示:“一套红木家具的真正价值,在于历经千百年而留存于世,需要工匠们对工艺与文化的追求至臻化境,这凝聚着他们的情感、心血、汗水、智慧。”从榫卯文化和雕刻文化中,我们看出了艺雕红木的文化艺术修为。

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榫卯结构,铸就了红木家具的灵魂。凸起的榫头、凹下的卯眼相互转承“阴阳互补、虚实相生”的道家哲学意蕴,能有效限制家具向各个方向的扭动。艺雕红木的榫卯工艺,正是秉承着“因材施艺、顺性而用”的基本原则,要求在不同看面、不同受力点采用不同的榫卯结构。至于“顺木性”,施鹤兵大师强调必须顺着材料的丝流制作,才能将木材的湿胀干缩、各向异性隐遁于无形,这是对树木生命本体的尊重。顺纹出榫、斜面接合、卯榫互吃、构件相错,如此巧妙的组构岂是现代化机械所能胜任?

提起雕刻艺术,艺雕红木的“玉雕工”在业内可谓闻名遐迩。这不仅因为镌刻在家具上的图案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美好、吉祥如意的向往,更在于技术层面上的精益求精:从原坯拓样、纹样粗凿、精工铲雕到修磨处理,这些几乎被遗忘的纯手工技艺,让家具呈现出一种纯粹如精金、温润似良玉的高雅感。如今,班门高手施先生更着眼于挖掘匠师的创作能力,跳出“依葫芦画瓢”的误区,注重形与神的统一刻划,表现出个体于众不同的特性。此外,巧借天然木纹,运刀奏凿形成木趣,木纹年轮显现木韵等,都让艺雕作品呈现出怦然心动的艺术感觉。

历经三十载洗礼,艺雕红木砥砺而不减神韵。摩挲这些臻品,我们抚到了传统文化、技艺传承和时代审美的印记。施鹤兵大师带领艺雕工匠摸着良心干活,确保每件作品货真价实,才能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字号。事实上,工匠精神的红利时代已经来临!